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62篇
  免费   1106篇
  国内免费   465篇
耳鼻咽喉   59篇
儿科学   139篇
妇产科学   123篇
基础医学   651篇
口腔科学   165篇
临床医学   2894篇
内科学   1253篇
皮肤病学   210篇
神经病学   270篇
特种医学   5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785篇
综合类   5740篇
预防医学   2261篇
眼科学   165篇
药学   2131篇
  15篇
中国医学   2326篇
肿瘤学   599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325篇
  2022年   398篇
  2021年   406篇
  2020年   461篇
  2019年   520篇
  2018年   489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421篇
  2015年   410篇
  2014年   1389篇
  2013年   896篇
  2012年   1016篇
  2011年   1080篇
  2010年   955篇
  2009年   963篇
  2008年   907篇
  2007年   962篇
  2006年   897篇
  2005年   935篇
  2004年   846篇
  2003年   773篇
  2002年   501篇
  2001年   498篇
  2000年   566篇
  1999年   460篇
  1998年   357篇
  1997年   355篇
  1996年   285篇
  1995年   274篇
  1994年   259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185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8篇
  1965年   8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中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单中心单臂历史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32例符合入排条件,拟行同步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组成试验组,同时搜集2017年1月—2019年6月行同步放化疗且符合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宫颈癌患者病历资料,按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组成对照组。试验组为前瞻性入组,患者第1次化疗给药结束24 h后sc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每次6 mg,每化疗周期1次,共给药2次。若使用PEG-rhG-CSF预防后,中性粒细胞计数(ANC)仍<1.0×109·L-1,可给予短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5 μg·kg-1,sc给药,直至ANC≥2.0×109·L-1。对照组患者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既往同步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初始不给予PEG-rhG-CSF,当患者出现ANC<1.0×109·L-1后sc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5 μg·kg-1,持续使用,每日1次,直至ANC≥2.0×109·L-1。记录两组患者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及持续时间;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N)发生率;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化疗延迟和放疗中断发生率;评价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乏力、骨关节痛、发热、皮肤黏膜反应、恶心及呕吐等。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基线均衡。试验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59.4%,对照组为84.3%,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试验组为31.3%(10/32),对照组为56.3%(18/32),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试验组中位时间为0 d(0~29 d),显著低于对照组2 d(0~38 d);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试验组中位时间为0 d(0~22 d),显著低于对照组1 d(0~38 d)。两组FN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试验组有降低趋势。试验组放疗中断1例,对照组2例,两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延迟化疗出现4例(12.5%),对照组出现12例(3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乏力、骨关节痛、发热、皮肤黏膜反应、恶心及呕吐等,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过程中预防性应用PEG-rhG-CSF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可以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减少FN和不良反应,避免治疗延迟。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提高对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CNSL)的认识。方法 报告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病理类型、治疗经过及影像报告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病理类型均为中高度恶性,均出现脑实质侵犯,1例尚合并脑膜侵犯,2例出现于病情完全缓解后。结论 对具有中枢神经系统侵犯高危因素的NHL,在有效控制全身淋巴瘤的基础上,有必要早期进行脑脊液、影像学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无症状CNSL患者,同时给予预防性化疗或放疗。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云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AN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9月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4例,设为病例组,收集同期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患者4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ANP的水平采用ELISA方法进行检测。  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ANP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P < 0.05);以高血压病发生与否为因变量,以血清ANP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NP与高血压偏回归系数为0.071,P值为0.002(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分别对ANP与SBP/DBP进行分析,结果显示ANP与SBP的相关系数为?0.374,P值为0.000(P < 0.05);ANP与DBP的相关系数为?0.331,P值为0.002(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相对于DBP,ANP与SBP的相关性更显著。  结论  外周血中ANP浓度降低与血压升高密切相关;NPR-C配体ANP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ANP影响着SBP/DBP的水平变化,尤其对SBP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4.
背景与目的 尽管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远低于成人,但仍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甲状腺癌已成为儿童及青少年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与成人相比,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具有一些不同的临床特征,进一步了解这些特征,将更有助于加精准诊疗。因此,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情况,以期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2014年9月—2021年6月间68例因甲状腺疾病行手术治疗的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年龄≤20岁)资料,将其中获随访的甲状腺癌患者纳入研究。另随机抽取22例成人甲状腺癌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甲状腺癌人群临床病理特征的异同。结果 68例儿童及青少年患者中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癌的24例(35.29%),其中22例获随访3~72个月。22例患者中,女19例,男3例(6.33∶1);年龄3~20岁,平均(16.73±4.52)岁;病程10 d至5年,平均为9.5个月;主要因触及颈部无痛性肿块就诊;术前甲状腺超声TI-RADS 4类及以上结节占比高(19/22,86.36%);3例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1例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2例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对侧腺叶近全切除术,余均行甲状腺全切术;21例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其中13例患者还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1例未行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18例(81.82%),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3例(13.64%),甲状腺髓样癌(MTC)1例(4.54%)。术后出现单侧喉返神经损伤者3例,喉头水肿者1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2例,1例患者行左侧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术后出现乳糜漏。1例MTC患者术后3年余复发,再次双侧颈部淋巴结扩大清扫术,并行靶向药物治疗;余在访患者均未发现复发或转移征象。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的性别分布与成人基本一致;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与成人甲状腺癌病理类型均以PTC居多(95.45% vs. 100.00%),但前者PTMC的比例明显低于后者(13.36% vs. 50.00%,P<0.05);此外,儿童及青少年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占77.27%(17/22),且其双侧淋巴结转移比例明显高于成人患者(50.00% vs. 9.09%,P<0.05)。结论 儿童及青少年的甲状腺疾病中,甲状腺癌占比较高,发病性别与病理类型与成人相似,但确诊时肿瘤体积往往较成人更大,且更易出现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但经手术等规范化治疗后,整体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014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次治疗、输尿管狭窄长度<2 cm的患者首选以内腔镜下治疗为主的手术方式(内腔镜下球囊扩张或球囊扩张+内切开)为内镜组,既往治疗失败或狭窄长度>2 cm的患者选择以尿路重建手术为主的治疗方式为腹腔镜/开放组,记录并观察患者术后发热、腰痛、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或肾造瘘管、超声、CT尿路造影、利尿肾图等情况。结果34例行内腔镜下治疗,11例行开放/腹腔镜尿路重建手术。内腔镜治疗病例中73.5%(25例)为初次治疗,尿路重建病例中63.6%(7例)术前有输尿管狭窄治疗史。内腔镜手术有效率44%,尿路重建术有效率76%,尿路重建术有效率为内腔镜治疗的1.73倍。结论虽然尿路重建手术有效率明显高于内腔镜下治疗,对于选择合适的病例,内腔镜手术仍可作为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的一线治疗。初次治疗可采用内腔镜治疗,有既往治疗史的患者则以尿路重建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草酸尿症1型(PH1)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检索维普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收集57例PH1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5篇,共57例PH1患者,其中男39例,女18例,年龄0.2~57.0岁,发病年龄为出生后至42岁。57例PH1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特异性较低,肾结石41例,肾钙化和(或)肾钙质沉积21例,泌尿系统外草酸沉积12例,腰背腹痛12例,输尿管结石8例,此外尿量减少、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贫血、肉眼血尿等症状均有报道,有33例在诊断时已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阶段。26例患者接受移植治疗,肾移植17例(2例因结石复发、恢复透析再次接受肝肾联合移植,1例恢复透析并再次接受肝移植),肝肾联合移植7例,肝移植2例,肝肾序贯移植3例。31例患者未接受移植治疗。接受移植治疗的患者与未接受移植治疗的患者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比58%,P<0.05)。结论PH1的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发现时多已进入ESRD阶段,接受移植治疗较未接受移植治疗的患者预后更佳,应优先考虑预先肝移植或肝肾联合移植。  相似文献   
87.
背景与目的: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小血管受累的多系统血管炎性疾病,可累及皮肤、关节、胃肠道、肾脏等多个部位,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在胃肠道症状先于紫癜样皮疹出现的患者中,诊断更加困难。本研究总结分析腹型HSP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旨在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45例H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腹型HSP患者中男34例,女11例,男女比3.1:1;平均发病年龄(31.1±18.6)岁,以18岁以下青少年居多;最常见的发病季节为秋冬两季。24例(53.3%)以腹痛为首发表现,部位以中上腹部多见,以阵发性绞痛为主,14例(31.1%)以紫癜样皮疹为首发表现,5例(11.1%)腹痛和皮疹同时出现,其他伴随症状有恶心、呕吐、便血、腹胀以及双膝关节疼痛等。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升高32例(71.1%),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尿蛋白阳性13例(28.9%)、尿红细胞阳性13例(28.9%)、白蛋白降低35例(77.8%)、C反应蛋白升高(CRP)27例(60.0%)、大便隐血试验阳性33例(73.3%)、免疫球蛋白A(IgA)升高4例(16.0%);32例行食物不耐受检查,其中含有食物过敏原19例(59.4%),以异种蛋白为主。33例(73.3%)行胃镜检查,病变主要累及十二指肠球降部以及胃窦,26例(57.8%)行肠镜检查,病变主要累及回肠末端,3例(6.7%)行小肠镜检查,病变主要累及回肠中下段;内镜下主要表现为胃肠黏膜的充血水肿及片状糜烂,少数伴有溃疡形成。7例(15.6%)行腹部CT,均表现为肠壁增厚,少数伴有腹膜后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12例(26.7%)行病理活检,提示为黏膜非特异性炎症,部分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所有患者诊断明确后给予综合治疗,40例(88.9%)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消化道症状和皮疹均可得到明显缓解。6例(13.3%)复发,复发时间1~24个月不等。结论:腹型HSP皮疹往往晚于胃肠道症状出现,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容易误诊,临床上可以早期行胃肠镜检查,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及认识。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位单纯性肛瘘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行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对照组行高位挂线低位切开术。观察术后24 h尿潴留评分、术后24 h及7天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治愈率,创面愈合后观察Wexner失禁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24 h尿潴留评分、术后24 h及7天疼痛程度评分均降低(P0.01),创面愈合时间缩短(P0.01),愈合后Wexner失禁评分降低(P0.01),SF-36生活质量评分提高(P0.01)。结论与高位挂线低位切开术相比,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具有减轻局部疼痛、减少尿潴留发生、缩短疗程、保护肛门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优势。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运用超声引导下经腹腔途径穿刺扩张建立皮肾通道的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一期治疗盆腔异位肾合并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5例盆腔异位肾肾结石的患者运用超声引导下经腹腔途径PCNL治疗的临床资料。全麻仰卧位,在超声引导下用超声探头推开肠管进行经腹途径穿刺扩张建立皮肾通道,并对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期成功建立皮肾通道并处理结石。平均手术时间为74.6 min。其中1例盆腔异位肾术后残石0.6 cm,其他4例均完全清除结石。无输血、腹腔脏器损伤和尿源性脓毒症的发生。结论:盆腔异位肾的特殊结构导致其泌尿系统与周围脏器的解剖关系严重异常,手术风险和难度高。该手术属于非常规区域PCNL,需术前充分了解腹腔脏器与异位肾的解剖关系,熟练运用超声探头推开腹腔肠管建立皮肾通道完成清石,手术效率高,术后并发症较少,操作可行。  相似文献   
90.
正腰椎后路手术引起的椎体前方腹膜后动脉血管损伤十分罕见,致死率高,即使是早期发现,如果没有足够的经验和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也是非常凶险的并发症。我院近期成功救治了1例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并发髂内动脉分支损伤的患者,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